2024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名单,蚌埠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立项建设。
蚌埠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由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77779193永利、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发起,联合蚌埠市域内各相关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等自愿组成,旨在推动区域产教融合发展。联合体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聚焦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服务技能安徽、职教大省和技工强省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支持联合体内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支持学校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致力于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交流平台,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联合体的主要任务有:
1.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体每年要组织工作专班,通过政策研究、调查问卷、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定期发布行业发展分析报告、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行业人才供需清单、技术供需清单,服务联合体内各类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产教供需有效对接。承接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品升级技术支持,指导学校的就业创业和技术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和学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2.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的要求,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和现场工程师培养等多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联合体内实行校企师资互兼互聘,共建共享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联合体内企业招工要向联合体内学校倾斜,加大实习和就业岗位供给。联合体内学校要共享培训资源和继续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在相关政策范围内,支持联合体内高等院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联合体内职业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优秀职工,提升学历层次。
3.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瞄准产业需求,调研征集企业面临的实际生产性和技术性难题,系统解决问题。支持职业院校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中发挥“中试车间”的作用。联合体成员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等,力争产出一批行业产业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
4.开展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对标产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结合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技术攻关实际,将产业应用的工艺、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校企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项目;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研制优质教学装备并推广应用。
5.开展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专家、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的高技能人才资源库;开展人才交流,定期组织学术和技术专题研讨、校企结对交流、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建设联合体人力资源互惠交流机制,加强校企之间人员互派挂职工作力度。
6.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人才高峰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的深度合作,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衔接;推进产教融合,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联合体成员联合共建产教融合研究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行业企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7.建立信息交流沟通共享机制。通过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衔接,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信息交流沟通共享机制,确保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能够及时传达,推动贯彻实施,了解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8.促进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人才、资源流动,组织校校结对、校企结对活动;组织成员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培训研讨等学习交流活动,推动联合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助力成员单位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