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携手前行——软件工程学院召开新教师座谈会

发布单位:软件学院编辑:发布日期:2025/03/31浏览量:10

本网讯  为凝聚青年教师力量,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3月26日下午,软件工程学院在信息中心北306会议室组织召开新教师座谈会。软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伟利、院长夏克付副院长郭丽及全体教研室主任出席会议,与学院近两年入职的16位教师围绕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等方面展开面对面交流,会议由夏克付主持。

座谈会上,16新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自己入职以来的经历和感悟逐一发言,分享对岗位工作的收获与展望。新教师陈宇谈到:“学院领导和导师非常重视对我们的培养,在个人发展上给予了很多的锻炼机会,让自己的个人素养提升很快,工作也十分开心”。其他与会教师提及通过参与教学实践、观摩优秀课程以及与同事交流合作,在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上也取得显著进步。

夏克付对新教师入职以来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今后工作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守“三心”立德树人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要坚持初心、修炼匠心、永葆爱心,成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二是聚“新”力共写新篇,新教师要“多听课、多交流、多反思”,有困难一起解决,有难题一起攻克,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为学院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

周伟利强调师德师风是立身之本,教育工作必须有原则守底线,新教师要严格要求自身,注意个人言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躬耕教坛,展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此次座谈会,新教师充分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融入和发展的重视,增强了归属感。相信新教师们能够站在新的起点上,牢记初心使命,携手共进,为学院双高”“双特色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图:李洁  审核:周伟利


附:新教师感悟与体会分享

 

李洁:在教学工作上,我本学期所带课程是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目前主要是通过强化学生实践练习来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练中学”。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强的情况,后期我将落实领导提出的“因材施教”建议,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吴谦:教育是双向成长的过程,正如那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期待与学生共同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广袤天地。愿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埋下好奇心的种子,用严谨的工程思维夯实根基,用开放视野拥抱变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0与1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

 

孙哲: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深度钻研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构建起层次分明、逻辑缜密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同时我也会不断磨砺专业本领,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力求成为兼具卓越教学能力与精湛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

 

周悦:入职以来,在教研室老教师的指导下,课前在学习通发布预习任务,课上先让学生演示基础代码,我再针对共性问题补充讲解,最后通过分组编程练习巩固知识。今后将继续向其他教师请教,争取让更多学生真正动手写代码,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陈宇:过去一年,我围绕大数据课程教学,重点探索了“案例+实操”模式,结合教学平台中电商数据等真实项目,帮助学生将算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作为辅导员,通过经常与学生谈心、沟通积极与家长、学校沟通,协助班级学生适应校园新生活未来计划从三方面深化:一是深耕专业技能积极与其他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延伸大数据相关专业知识;二是尝试带学生参加数据可视化相关比赛用自己的长处与专业结合强化学生技术提升审美;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为心理辅导提供预警支持将专业知识与辅导员工作结合。期待与同事们共探教育创新路径,让技术赋能教育更有温度。

 

吴庭亮:职业教育的老师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很多学生沉迷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作为老师和辅导员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始终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与学生贴心沟通,帮助其更好完成学业,成长成才。作为老师个人要不断磨砺,不余遗力完成工作和课外指导,有人常说这是“卷”,我认为不准确,我亲切地称之为“突破”,这既是对自我认知和本质的升华,也是对素养和能力的强化。

 

宋慧雨:时光荏苒,入职已满一年半。生活上,逐渐适应高校节奏,注重劳逸结合,坚持每周运动,保持身心愉悦。思想上,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四有 好老师目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教学方面,承担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路由交换技术》等 4 门专业课程,坚持采用 项目驱动 + 案例教学 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作中,积极完成学院布置工作,主持校级教改项目 1 项,指导学生获得多个奖项。未来将继续深耕教学创新,加强产学研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数字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李曼玉:过去一年,投身专业建设,我积极作为;指导参与赛事,我用心投入。身为专业课教师,课堂上传道授业,倾囊相授;作为兼职辅导,课余间关怀备至,温暖相伴。新的一年,我会全力达成初级双师条件,踊跃参赛,借比赛之力,促学生成长,提教学水平,在教育之途稳步迈进

 

徐浩琦: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对学校的运作模式、学生的培养过程等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于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也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这次会议,我也从各位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工作技巧、生活心态。在以后的日子,我一定会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

 

赵鹏程:入职一年半以来,我积极融入软件学院大家庭,和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情谊。在教学上,我积极备课,遇到教学内容和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同事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让我受益良多。同时,在担任兼职辅导员期间,我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解答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更好的在电院学习成长。相信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上,我能把工作做的更加尽善尽美,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属于我的一份力量。

 

许婷 作为教师,坚持以德立身践行育人使命,深耕广告设计与三维设计教学,积极指导学参加竞赛;兼任辅导员,践行知心育人,心理辅导助力学生突破成长瓶颈;廉洁自律筑牢师德根基。未来将以双师型教师为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数字化教学新路径,力求实现专业成长与育人效能双突破。

 

彭志入职年半以来,我努力学习VR领域专业知识,从平面画图(AI)、三维建模(3dmax)、程序设计(C#)、Unity3D引擎开发,初步完善了VR专业的知识体系,未来将继续纵向专研三维建模(3dmax)和Unity3D引擎开发,同时横向拓展VR动画设计、贴图制作(SP)等知识,相信在同事以及领导的帮助下,个人和专业能够一起更上一层楼。

 

赵晓琦我已逐步适应常规工作,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智能化工作水平,利用现有的技术丰富我的课程展示形式。时常代入自己当学生时的心境,想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我的课堂要让爱学的学生收获知识,让不爱学的学生端正态度。用热情感染他们,保持正能量!

 

施志宏入职以来,在教学中我深耕教学、精心备课,丰富课程教学项目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将中国工艺美术等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教学,多听、多问、多学提升教学能力;主动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未来我将不忘教育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持续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徐之奇:加入软件大家庭,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进步,包括积极备课、参加各项公共服务以及论文指导等工作,听取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向他们取经,在思想上不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并且完成教资岗前培训和五金网课学习,希望在后面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努力,突破虚拟课程备课的瓶颈,积极进取。

 

王浩:入职以来,在教学中先后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商业插画与手绘、预算及工程管理课程,三本教案串联起我在校园工作的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积极参与听课学习,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同时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此外还结识许多新的朋友,他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这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我收获良多,快速成长,未来我将以更加蓬勃向上的姿态投身入教育教学中,为学院“双高计划”“双特色”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与青春共绘时代经纬。